返回

太平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章 盟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概率也越大,这无疑是对后者利益的损害。

    听各村代表的发言说到这里,魏聪也不得不暗自感叹“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这些村民虽然看上去又土又蠢,但一旦牵涉到他们自己的利益,就变得比猴还精。

    这个盟约原本是自己用来低成本扩张势力,向周边村落征“血税”的工具,毕竟按照盟约的规定,同盟的指挥官由自己或者自己指定的人担任,分配战利品的权利也在指挥官手中,各村落虽然无需缴纳贡赋,但也要承担派出兵士的装备、口粮、驮畜的成本,魏聪无需向其支付军饷。

    从表面上看,这些村落是这个盟约的受益方,他们平时不用缴纳一个铜板,一粒粮食的贡赋,只要在盟友受到攻击时派人支援,就能免受外敌的攻击(魏聪军事力量远胜他们,自然他们是受益方)。

    但对魏聪来说,向这些零散村落征收赋税实际意义其实不大——这些村子都不大,又分布的十分分散,相隔动则二三十里山路,征来那点粮食布匹的物流成本极高;而现在魏聪根本不缺钱粮,光是卖给卢萍铁器军械换来的粮食布匹就足够魏聪眼下两千人上下吃两三年得了,

    而且魏聪营地所在的河谷地带农业条件其实很好,只是树木太多太密了,需要一段时间伐木开垦才能有收获,现在其实拿去放羊放猪都能收获不了,未来发现铜矿后,更是不缺那点实物税。

    所以魏聪索性把那些粮都留在村里,让村民吃饱吃好点,只当是补贴自己未来兵源了。

    但任何法律、政治制度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制定者的初衷与制成之后的实际影响往往是两码事。魏聪搞这个盟约想的是白嫖这些分布在山中的山民兵源;所以得知山獠袭击盟友后立刻不惜代价发起报复,目的就是拿这个当广告来忽悠更多的村落加入,好滚雪球式壮大自己的可以征发的兵源。

    而那些山村长老们看到的是可以抱大腿来白嫖安全庇护和欺压邻村的机会。好在已经加入盟约的那些村子也不是傻子,立刻发现了他们的企图,试图堵住这个口子。

    “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魏聪问道,他发现最了解这些土包子的还是他们自己,自己费心费力和他们玩心眼子,不如让他们自己对付自己。

    “照小人来看!”一个白胡子老人站起身来,恭敬的对魏聪道:“那些人要入盟可以,但必须缴纳一笔钱。”

    “交钱?交钱作甚?”

    “上次出兵,消耗甚多,正好让他们出钱来承担开支!”老人道:“这对他们也公平的很,毕竟若不是平定了山獠,他们也不会这么急着入盟!”

    魏聪皱了皱眉头,其实这老人说的颇有道理,但问题是自己组织同盟就是为了免费白嫖这些村子的兵员,如果这次给了钱,那岂不是今后次次都要给钱?那可万万不成。

    他咳嗽了一声:“这个恐怕不妥吧!盟约上说的很清楚了,出兵互助的开支都是各自承担,毕竟谁都有可能受到攻击,自己出钱出人保护自己才是正理。这次让新加入的村子出钱承担,那下次要是再要出兵,那要谁出钱?还让新加入的?可那时未必有这么多村子要入盟呀!”

    “这——”那白发老人顿时哑然。

    魏聪笑了笑:“诸位应该都知道,上次出兵征讨山獠,我一共派出了三百甲士,他们要是出钱,我应该是拿的最多的。但大伙当初入盟是为了钱财吗?不是吧?大伙儿图的是安全,可以安安心心种地放牧,砍柴打猎;用不着担心被盗贼、蛮夷袭击,对不对?

    所以我当初在盟约里说的很清楚,每个村落要按照人口多少提供多少壮丁,长枪若干、弓若干、盾牌若干,驮畜若干;若是要钱,为何不干脆直接向你们要贡赋,用来养我的甲士,遇到事情派我的人去救援?

    不就是为了尽可能增强每个村子的力量,然后互帮互助吗?现在有了新的村子要求入盟,这是好事,村子越多,可以提供的兵员就越多,相互帮助的力量就越大,大家才能更安全。

    不要贪图那点蝇头小利,这次出兵各个村子是有损失,可我在分配战利品的时候,也有考虑到这些,给予了一定的补偿,怎么要新的村子承担?若是这样的话,你们如果下一次遭到袭击,那些新加入的村子会不会觉得‘我们已经出了钱,凭什么还要出人出力去救援那些人?’那样一来还会有人愿意出力互助?”

    魏聪的这番话说服了所有人,在众人心中,安全必须位于其他之上。最后,魏聪还是做出了一点妥协,对后加入的村落每个村子征收五百钱的入门费,这笔开支将用来铸造一个铜鼎,然后将每个村子的名字都刻在鼎身上,作为会盟的见证,从今往后,会盟每加入一个新的成员,也将刻上一个新的名字。

    ——————————————————————

    处置了盟约之事,魏聪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军器生产之上,毕竟卢萍以及把魏聪索要的物资和人手都送到了,依照约定,魏聪也必须在两个月内将两万根矛头和八千把环首刀交出去。其实这对于魏聪的炼铁坊来看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难度,毕竟环首刀

第110章 盟约(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